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要求,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2019年7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心会议室举行“一流本科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段海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的6个思政课教研室的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主题发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周宏岩指出,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要更加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还需要从教学内容创新与教学规范管理等方面同时着手,体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丽荣提到,要通过集体备课、督导评课、教师说课等方式,真正使专题教学设计更加精确;通过开展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及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美玉指出,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回应现实问题和学生困惑,辅以丰富形式,使课程所学入脑入心入行。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副主任乔瑾提到,思政课教师要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任务,夯实理论基础、聚焦学科前沿、总结学生困惑,协同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教师代表袁富民分享了参加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备课会心得,提出要持续将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代表陈顺伟介绍了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课堂教学中心环节,反复打磨教学内容,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从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出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她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在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在教学理念上,要继续围绕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思政课“金课”;在教学团队上,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机制,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思想认识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最新指导意见,规范专题教学内容,持续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在教学结构上,要继续深化课程信息化建设、总结实践教学特色、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教学规范上,要细化集体研讨、集体备课、集体命题、集体阅卷要求,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馨进行总结讲话。她指出,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大责任,所有思政课教师都要遵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推进我校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以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强化思政课建设,广大教师要遵循思政课教师行为准则,敬畏讲台、站好讲台、用好讲台;将进一步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紧密融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发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打造思政课教学改革特色,发挥已有优势,凝练实践教学典型案例,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影响力,让思政课真正做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当天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思政课教研室就如何推进本门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思政课“金课”,助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研讨。 通过此次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凝聚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共识、总结了教学改革经验、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方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依托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和北京高校思政课“立体课堂”教学改革示范点,继续凝练特色优势,真正打造思政课“金课”,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贡献力量。